2012年4月6日

恙蟲病

恙蟲病

恙蟲病
圖: 恙蟲

又是春暖花開時節,也是踏青郊遊的好時機,民眾到郊區出遊,陶醉於大自然明媚的春光之時,會接觸到滋生恙蟲的草叢環境,衛生局呼籲民眾應作好防護措施,避免恙蟲病上身。

恙蟲病是經由帶有立克次體之恙蟲幼蟲叮咬而感染。潛伏期6至21天,會出現持續性高燒、頭痛、惡寒、盜汗、淋巴結腫大,一週後軀幹上部會出現紅色斑狀丘疹並擴展至四肢,且恙?叮咬處會出現無痛性焦痂。依據1998年至2011年的疫情分析顯示,全國各縣市均有分佈,尤以離島及山區縣市(金門縣、澎湖縣、花蓮縣、台東縣、南投縣)病例數較高,去年南投縣有15例確診。

疫情於4至5月間病例數開始成急遽上升,7月時到最高峰,主要感染原因為接觸郊區、山區草叢環境,故全年皆有病例發生。病例的年齡分布主要是20歲以上成年人,以20到29歲病例數最多。

衛生局提醒民眾落實「自我保護」措施,如需進入草叢應穿著長袖衣褲和塗抹經衛生署核可之驅蟲劑,避免恙?叮咬。離開草叢後儘快沐浴,換洗全部衣物,就可減少感染的機會。如有出現疑似恙蟲病症狀,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、或有無出入郊區、草叢等暴露史,以提供醫師臨床診斷之參考。

恙蟲病死亡率最高達60%

恙蟲病
圖: 恙蟲病 皮膚上留黑色焦痂

恙蟲病,又稱叢林斑疹傷寒,顧名思義為一種恙蟲所傳播的發熱出疹性疾病,帶有恙蟲病立克次體(Orientia tsutsugamushi)。被恙蟲叮咬過後,並經由其唾液使宿主感染立克次體的急性發熱性疾病。老鼠是恙蟲最常見之宿主。

具體來說,恙蟲病主要是經由某些恙蟎的品種,特別是主要在濃密的灌木叢植被裡生活的纖恙蟎(Leptotrombidium deliense,又名「沙蚤」);一但被這些恙蟎咬過後,會在皮膚上留下具明顯特徵的黑色焦痂,對醫生作出診斷非常有用。

恙蟲病臨床病徵

恙蟲病潛伏期通常為9-12天,約有50%-80%患者可在被恙蟲叮咬處發現黑色的潰瘍性焦痂,且大多為無痛性;局部淋巴腺發炎腫大,發燒至39℃以上,發燒4-5天起軀幹先出現紅色斑丘疹,繼而擴至四肢及臉,第9-10病日消退;頭痛或肌肉痛、大量出汗、結膜充血、咳嗽及腸胃系統方面的問題,如未適當治療,嚴重時會因為出血或血管內凝血而引致血壓下降、意識不清,甚或出現肺炎、心肌炎等併發症,又或休克現象,死亡率可有1%-60%之差異。

您如果有上述症狀,應提醒醫師您曾經去過恙蟲病危險地區,如此才能正確診斷,對症給藥,早日康復。(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)

恙蟲病 原文網址: 踏青做好防護 避免惹恙虫上身

恙蟲病相關影片: 雲林新聞網─斗六恙蟲防治

標籤